快訊!長護險試點迎擴容 三大難題待解
“第二批增加了14個試點城市
時隔四年
9月16日,國家醫(y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fā)《關于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
有業(yè)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相比5月份的征求意見稿
,此次正式下發(fā)的《意見》并沒有太大變化,只有個別文字表述上的差別。而相比2016年6月首次下發(fā)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稱“80號文”),《意見》在試點范圍
、保障范圍、資金籌集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都做了相關調整。“第二批增加了14個試點城市,加上第一批的15個試點城市
,全國范圍內僅西藏、青海、寧夏、海南四個地區(qū)未有試點,下一步全國每個省份都將擁有長護險試點。”上述業(yè)內人士指出。應對人口老齡化
毋庸置疑
按照黨中央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
新增14個試點城市
根據(jù)《意見》
《意見》同時強調
醫(yī)保局有關負責人稱,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黨中央
《意見》著眼于建立獨立險種
結合當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實際和群眾基本保障需求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聚焦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度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障問題
二是堅持獨立運行,推進制度獨立設計
三是堅持保障基本,著力滿足群眾基本的長期護理保障需求
四是堅持責任共擔,合理劃分籌資責任和保障責任
五是堅持機制創(chuàng)新
六是堅持統(tǒng)籌協(xié)調,做好與相關社會保障制度及商業(yè)保險的功能銜接
完善多元籌資機制
《意見》明確了資金籌集政策。要求完善多元籌資機制,均衡各方責任
一是科學確定籌資水平
二是建立責任均衡的獨立籌資渠道
三是對困難人群參保繳費作出安排。鼓勵通過財政等其他籌資渠道對特殊困難退休職工繳費給予適當資助
細化待遇保障政策
《意見》同時明確了待遇支付程序、范圍
一是待遇享受上
,明確失能狀態(tài)持續(xù)6個月以上的參保人員,依申請并通過失能評估認定的,方可按規(guī)定享受相應待遇。二是支付范圍上,明確基金主要用于購買和支付協(xié)議機構和人員提供的基本護理服務費用
。三是支付政策上
,明確基金支付水平總體控制在70%左右,發(fā)揮?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四是與其他相關制度銜接上
,發(fā)揮長期護理保險資源平臺作用,做好制度間的資源、功能《意見》還對基金
成效與問題并存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介紹
截至2019年6月底
,15個試點城市和2個重點聯(lián)系省的參保人數(shù)達8854萬人,享受待遇人數(shù)42.6萬,年人均基金支付9200多元。“但在實際探索和實踐過程中
,我們也確實遇到了很多難題待突破。”某保險公司長護險項目相關負責人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上述有關負責人列舉了三大難題:
一是目前各地長護險政策不一致
,正所謂“一城一策”,政府推進進度也步調不一,這也對保險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作為老齡化社會的一項重要制度探索,長護險制度的普及度仍然不高
,老百姓對于長護險的認知還不夠充分,這對保險公司在項目對接和服務管理上都增加了難度。此外
,由于保險公司參與長護險的環(huán)節(jié)比較多,各地對于相關人力的要求都較高,委托經(jīng)辦的管理成本也隨之越來越高。對此
,個別承辦長護險的保險公司正在加強科技賦能、試點城市階段分析、失能人群特征畫像、智能審核規(guī)則研發(fā)等。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與太平洋財富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如有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男子因詐騙已經(jīng)獲刑,而被牽涉的第三方200多套房子始終無法解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