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上“共享單車” 貴州軍民融合有了新空間 深度破題軍民融合
如今
,在很多城市里,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共享單車所蘊含的“需求對接,資源共享”理念,其實也正是貴州軍民融合的一大特色。從“神舟”飛天
、“嫦娥”奔月,到民用產品走出國門,近年來,貴州做好頂層設計,推動“軍轉民”、培育“民參軍”,軍民融合進入了發(fā)展的快車道。“融入地方按照規(guī)劃
挖“富礦”,深度破題軍民融合
1月11日下午
,在成功登陸月背,并傳回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影像圖之后,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順利完成互拍。嫦娥四號能完成這個舉世矚目的“奔月”任務,貴州航天功不可沒
。在嫦娥四號的漫長征途中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承擔著護送嫦娥四號起航和入軌的重任。貴州航天為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提供了高性能的鋅銀蓄電池,成功保障火箭正常飛行,將嫦娥四號送入預定軌道。作為國內頂尖的電源研制和生產單位,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
,貴州航天的鋅銀蓄電池已在載人工程、探月工程等航天發(fā)射任務中發(fā)揮過重要作用。嫦娥四號的成功發(fā)射,再次為貴州航天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特別是,月球表面惡劣的氣候環(huán)境
,對產品性能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為了實現(xiàn)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探測,貴州航天還突破了諸多關鍵技術,以質量過硬的連接器、繼電器護航嫦娥四號,并為其“量身定制”了兩種電機:一種是用于車輪驅動和轉向驅動的電動機,可以讓月球車行動自如令人稱奇的是
可以說
實際上,這不是貴州軍工產品的第一次對外亮相
新模式 上世紀60年代 近年來,貴州省充分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 貴州航天所屬航天南海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例。該公司主要生產民用金屬制品拉拔整套設備 航天十院產業(yè)部部長潘積文說 從最初的艱難摸索到現(xiàn)在的高端制造 秘訣何在?潘積文給出的關鍵詞,一是融合 有軍事專家曾這樣比喻聯(lián)合作戰(zhàn):三個雞蛋,放在一個碗里 大數據+,培育“1+N”產業(yè)體系 按照貴州省的規(guī)劃 為了完成這個“小目標” 對新建投資的軍民融合產業(yè)項目 貴州省還成立了軍民融合發(fā)展委員會辦公室 近年來,作為中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qū) 大數據促進大融合 按照現(xiàn)有的發(fā)展勢頭推測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如有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